政府信息公开
投稿:市政协 来源:市政府办时间:2022年11月02日
索 引 号: | S0001-1401-2022-02936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信息来源: | 市政府办 | 发文日期: | 2022年11月02日 |
名 称: | 驻马店市金融局对市政协四届八次会议第324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驻金文〔2022〕46号 | 有 效 性: |
陈卫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实体经济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建言献策。
实体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是财富创造的源泉,也是支撑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市发展大局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多次强调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对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市实体经济出现了增速下降、动力不足、盈利能力下降、融资难等问题。为应对挑战,政府在贯彻落实上级优惠政策的同时,也专门出台了减税降费等一系列稳经济、保民生的优惠政策。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驻马店市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措施>的通知》(驻政办〔2021〕16号)、《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工作方案的通知》(驻发改财金〔2022〕137号)等文件,建立了政金企对接、金融座谈会等机制,要求金融监管部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利率压降力度,发挥大型商业银行低利率融资的头雁作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支持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驻马店市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措施>
2021年市本级共召开“政金企”对接活动16场,惠及企业357家,已为83家企业审批发放贷款20亿元。2022年上半年,全市共召开政金企活动112场,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80.6亿元,较年初增加155.49亿元。
二、关于您建议“用好银政企沟通对接常态机制”的问题。
市金融工作局坚持完善机制政策,聚焦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健全银政企沟通对接常态机制,出台了《驻马店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专项行动方案》、《驻马店市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措施》、《驻马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评价激励办法》等政策文件,通过组织政金企对接、举办金融座谈会等机制,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以考核的方式切实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全面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帮助他们减负纾困、加快发展。二是全面收集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做实做细前期工作,提高“政金企”对接精准度。会同多家行业主管部门和市管企业组织召开融资需求信息对接会,分别在2022年1月份收集355亿元资金需求、2022年4月份收集255亿元资金需求,及时向金融机构做了推介。三是深入企业走访调研。2022年5月份市金融工作局会同中原证券、银行金融机构调研指导了花花牛、龟鹿药业等6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现场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和上市过程中各类问题。四建立月调度月通报机制和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会同专班成员解决重大项目在落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进而提振信贷工作向好发展;成立企业上市工作专班,坚持周汇总、月调度、季总结工作制度,为企业上市提供“一揽子”服务。五是完善网络平台。2022年3月4日市金融服务平台迭代升级后正式上线,设计开发信易贷模块,完成平台虚拟演示环境搭建,优化用户认证流程,进行常态化银企对接直播模块设计及开发。截至7月25日,市金融服务平台注册企业10040家,合作金融机构86家,金融产品242个,融资需求金额93.84亿元,成功融资项目511个,累计发放贷款42.01亿元。
市招商局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畅通银政企沟通渠道,激发市场活力。一是为进一步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在驻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制定了《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招商引资促进办法》、《驻马店市招商引资促进政策》等政策办法,对新引进落地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二是按照《驻马店市支持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辖内银行金融机构对接市政府重大投资类、招商引资新建项目;同时结合《驻马店市“十四五”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规划》指导意见,鼓励市直各有关单位、各县区定期分行业、分区域组织政金企对接活动,及时将项目和企业资金需求信息向金融机构推介。
市发改委为发挥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广“信易贷”融资模式。根据省发改委深化“信易贷”工作要求,出台了《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信易贷”企业白名单推荐工作的通知》(驻发改财信【2021】219号),依托省一体化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对生产经营稳定、经济效益好、信用记录优的中小企业实行动态“白名单”管理,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白名单”餐饮企业融资需求优先予以安排,更好助力“信易贷”工作。截至2022年7月25日,我市通过省“信易贷”平台注册企业1204家,各县区共申请信易贷”白名单企业555家,审核通过509家,获得信用贷款总计6.55亿元。
市大数据局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政金企常态对接。一是建设全市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市、县两级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建立完善全市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库,汇聚人口信息1357万条,法人信息261万条,电子证照信息130万条,为市直相关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共享服务。二是建设金融主题数据库,对接至市共享平台,组织水、电、气、税等相关部门统一通过共享平台上传数据。目前已汇聚相关数据154万条。三是深入推进“一门一窗一网”改革,持续扩大“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覆盖面。创新开展“秒批”、“一证通办”、“跨省通办”等政务服务模式,建设省级标准化政务服务大厅,做优咨询辅导、延时预约、“五个免费”、上门服务、双休日服务、预约、自助服务等特色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
市工信局结合我市实际出台了《驻马店市人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企业工作的通知》(驻政办〔2020〕10号)、《驻马店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中小工业企业发展壮大25条措施〉(驻制造强市〔2020〕2号)、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驻马店市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驻政文〔2021〕144号)等政策办法,进一步深化企业服务,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沟通交流,听实话、查实情,列出问题清单,形成企业问题库,明确驻企服务的方向和重点,督促问题解决,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创造活力。二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河南豫支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泌阳县民政技校2家河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服务中小企业370家、开展中小企业员工培训3840人次、开展“中小企业大讲堂”12次,充分发挥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推动建设驻马店市企业服务总入口平台。市企业服务总入口平台于2022年3月11日正式上线运行,截至7月25日,平台注册用户总数13670个,其中认证用户6194个;已受理线上诉求1928件,12345诉求256件,在线申报项目7个;收集并梳理政策6996条,合作中介服务机构44家,入驻金融机构30个,金融产品242个,累计放款金额13707万。四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企业家和企业高管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2021年,举办产业转型升级培训班三期、产业强市大讲堂四期、专业培训三期,参训人员1000人以上;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线上培训,进行免费公益直播授课。五是建立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对纳入培育库的企业,重点进行培育,帮助企业提档升级,推动全市加快形成以创新发展引领、转型升级支撑的中小企业发展体系。2021年,我市30家企业被认定为2021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集华骏铸造、中多铝镁、蓝翎环科3家企业被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我市36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全市共有专精特新企业72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三、关于您建议“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的问题
市金融工作局运用政策手段,建立和改善金融环境,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一是与市财政局会商季度性财政性资金存放事宜,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存放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激励调动作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二是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情况实施月调度机制和周报告制度,督促引导各银行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对上月表现落后的银行下发工作提醒函,对长期数据不佳的银行,由市领导约谈银行负责人。三是开展战略合作。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分别与农业银行、中原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互利共赢合作,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加强我市基金、租赁公司、金融机构与上市后备企业进行沟通衔接,推动企业争取股权投资和金融租赁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五是加大后备企业培育力度,发挥金融服务保障作用。定期收集各有关部门出台的优惠扶持政策,采取召开优惠扶持政策宣讲会、推送优惠扶持政策文件汇编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和指导工作。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结合上市、挂牌及后备企业业务特点,创新金融产品,依法合规开展股债结合、投贷联动等业务,强化金融支持。
市工信局为中小企业开展针对性服务。一是广泛收集市直重点企业、各县区企业的融资需求,促进企业与金融机构有效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需求困难。2021年共收集了161家企业的融资需求,总需求金额61.57亿元。2022年共收集了68家企业的融资需求,总需求金额23亿元。二是引导金融、担保机构加强与中企业的业务合作,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小微企财业融资担保费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21年我市共完成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金额9.14亿元,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新增笔数297笔,新增业务惠及小微企业数量296家;2021年全市11家资金池共支持小微企业259家,资金投放额15.15亿元,拉动银行贷款额16.83亿元。三是2021年分别与工行、中行和邮储银行签署了促进优质中小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着力加强企业融资需求对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四是联合服务机构为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精准、优质、便捷服务,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点对点”个性化帮扶,举办“万人助万企”驻马店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暨银企对接会,深入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重点培育企业走访、上门诊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市招商局围绕“国际农都”“中国药谷”区域经济战略规划,进一步加强优质企业招商引资,提高招商引资工作质量和效率。一是树立“项目为王,谋划为先,招商为要”理念,按照“提着篮子选菜”思路,认真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招商引资项目,建好招商合作项目库,确保项目源源不断。二是进一步做优做强粮食深加工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产品深加工和医药健康产业,围绕龙头企业、紧盯重点项目,切实解决好“招什么”的问题;瞄准重点地区,开展精准招商,切实解决好“到哪招”的问题;深入研究产业规律,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推行资本招商,探索委托招商,深化以商招商,务实开展“飞地经济”合作,切实解决好“怎么招”的问题,确保招商引资取得实效。三是充分发挥中国农加工投洽会、国际农加工产业园两大平台作用,深入开展“迎盛会大招商”和精准招商推介活动,着力吸引企业投资落户;积极参加国家、省举办的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主动对接各类“大商、优商、好商”,招引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龙头型项目。四是切实加强同金融机构的对接合作,在招商引资洽谈中,选取与企业相关度高的金融机构适时参与其中,进一步增进银政企沟通和互信,畅通重点项目、优势企业融资渠道,增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资金支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推进。
市税务局持续深化“银税互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是采取“豫税通”、专题纳税人学堂、税法宣传等多种渠道,定期对纳税人实施宣传培训,严格监督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的落实是否到位,使纳税人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的重要性以及A级纳税人的“金字招牌”给自身带来的红利。二是加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信息和当事人名单动态管理,继续扩大纳税信用修复范围、加大对破产重整企业纳税信用修复支持力度、有效衔接纳税信用评价与“首违不罚”制度,引导市场主体规范健康发展。三是2021年12月联合孚嘉科技公司和全市各大银行在全省首批将银税互动平台“税易贷”嵌入豫税通税企交流平台,全市共有11家银行入驻“税易贷”,上架了12款信用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贷款需求。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各商业银行通过“银税互动”平台已累计为各类企业发放贷款额度21.3亿元。四是依托纳税信用体系,持续优化“银税互动”合作机制,及时对符合纳税信用等级的企业进行补评和修复信用等级,按期向各银行推送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信息,协助银行精准对接企业,有效解决了纳税人疫情防控期间融资需求。目前“银税互动”已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渠道。
综上,您所提问题建议已在现行政策和实际工作已有成效体现。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上级反映政协委员提案建议,通过良好的政银企沟通对接机制、发挥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及时出台提升实体经济质效的政策,还将与有关部门加大督查和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让实体经济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受。
驻马店市金融局
2022年10月20日